1. 科学发展观
【报告摘录】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专家解读】十八大代表、中央党校副校长陈宝生认为,这是十八大报告在理论创新方面做出的最突出的贡献。同时,对科学发展的内涵做出了进一步阐述,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出了新要求。
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研究员吕洪良认为,将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进一步体现了全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的“自觉”和“自信”。
2. 收入翻一番
【报告摘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二〇二〇年翻一番。
【专家解读】十八大代表、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认为,一个是经济总量指标,一个是人民生活指标,指标设定以2010年为基期,这两个指标的指导性、方向性更加鲜明,尤其是将人均收入翻一番指标写入党代会报告,分量更重,彰显出今后我们会更注重百姓生活的幸福度。
十八大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常务副院长王伟光认为,当前我国存在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例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一部分群众和另一部分群众的收入差距逐渐拉开,这是利益分享方面的不均衡。十八大报告提出到2020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这个指标说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要让人民享受到更多的实惠。
3. 不走“老路”与“邪路”
【报告摘录】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一以贯之的接力探索中,我们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
【专家解读】中央党校教授、党史教研部副主任谢春涛认为,“封闭僵化的老路”就是改革开放之前走过的路,特别是“文革”时期的路,这条路没走通;“改旗易帜的邪路”,改的肯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西方的资本主义和民主社会主义道路。报告之所以说这句话,是因为一些人认为过去比现在好,也有一些人主张全盘西化。
十八大代表、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李景田认为,一个时期以来,国内外的有识之士都特别关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问题。十八大明确提出,我们要坚定不移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就对这个问题作了鲜明的回答。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就是要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4. 生态文明建设
【报告摘录】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专家解读】十八大代表、环保部部长周生贤认为,人民群众对干净的水、新鲜的空气、洁净的食品、优美宜居的环境等要求越来越高。建设生态文明,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是顺应民生的需要。
十八大代表、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认为,十八大报告第一次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单独的部分加以论述,足见国家对其的重视程度。突出生态文明建设,是对经济增长方式的反思。传统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基本上不考虑生态,而是唯GDP论。十八大报告提出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这说明,未来我们要走一条绿色发展的道路,建设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国民经济体系,建立节约型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5. 建设美丽中国
【报告摘录】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专家解读】安徽省绿学会副会长、合肥工业大学教授潘国泰认为,“绿色发展”和“美丽中国”被写进十八大报告,是中国共产党人对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发展大势的深刻把握和自觉认知,是执政理念的新发展。
十八大代表、环保部部长周生贤认为,美丽中国,是时代之美、社会之美、生活之美、百姓之美、环境之美的总和。建设美丽中国是一个系统工程,既要搞好顶层设计,明确方向、目标和任务,又要采取有效措施,扎实推进。建设美丽中国作为一个全新的理念,伴随着党和国家把生态文明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应运而生,是中国发展进入新阶段的迫切需要,为提升发展质量提供了新的战略指导,是党深刻把握可持续发展的时代潮流和当今世界绿色、循环、低碳的发展新趋向做出的战略抉择,是对人民群众新期待的回应,标志着党的执政理念的重大提升。
6. 建设海洋强国
【报告摘录】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
【专家解读】十八大代表、国家海洋局局长刘赐贵指出,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海洋强国的目标,在国内外形势复杂的当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这也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走向世界强国的必由之路。
中国国家海洋局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海洋政策与管理研究室主任、研究员王芳认为,此次报告首次提出建设海洋强国,说明海洋强国的战略目标已被纳入国家大战略中,海洋上升至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这就意味着中国要把海洋调查、科研、勘探、开发、战略利用,从浅水向深水推进,从近海向远洋拓展;战略部署要从浅海进入深海,从领海、专属经济区、大陆架走向公海、国际海底区域和两极,扩大中国生存发展和安全空间。
7. 建设文化强国
【报告摘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专家解读】中国作协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廖奔认为,向着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迈进,已经成为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共同理想与企盼。十八大把推进文化强国建设写入报告,顺应了时代要求,是在文化生产力基础上的新思考。
十八大代表、文化部部长蔡武指出,十八大报告在总结过去十年工作和部署未来工作中,都以大量篇幅讨论了文化建设。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战略布局和战略部署中,最核心的要求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鼓励创新,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而文化体制改革的下一步重点工作也已经确定。今后一段时间是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的战略机遇期,相信照目前的发展速度,到2016年文化产业就能占国民生产总值的5%,成为支柱产业。
8.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报告摘录】我们要准确判断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变化,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确保到二〇二〇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
【专家解读】十八大代表、财政部副部长王军认为,从“建设”到“建成”,虽一字之改,但内涵极为丰富、深刻,意味着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更明确、要求更严格、未来发展的信心更充足。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明确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指明了未来五年非同寻常的历史方位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意义。
十八大代表、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朱之鑫认为,党的十八大认真总结了十六大以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深刻分析了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我国发展中出现的新的阶段性特征,是在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目标的基础上,与时俱进提出的新要求。
9. “政治清明”方向
【报告摘录】要坚持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方针,全面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专家解读】十八大代表、北京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杜德印认为,报告首次提到“政治清明”的理念,是令人鼓舞的一项内容。应该关注“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三者之间的逻辑关系和因果关系,提高党和国家预防腐败能力的建设。
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汪玉凯认为,政治清明是中共执政新理念和新境界的体现,是一个全方位政治过程的结果,其前提在于对公权力的约束。政治清明的根本体现是老百姓的心情舒畅,社会成员能够有幸福感、安全感。政治清明的概念提出来以后,未来的政治改革、经济改革、行政改革、社会改革、文化改革,都要把它作为一个很重要的目标定位来看待,让我们的国家治理、管理和运作都能朝着政治清明的方向努力,从而进一步改善公众和政府的关系,提高老百姓对政府的信任度。
10.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报告摘录】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要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专家解读】十八大代表、北京致诚农民工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主任佟丽华认为,不论是腐败、环保、维稳、维权还是市场经济中的不公平等问题,其破解的最佳途径就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院长王卫国教授认为,新的“16字方针”确立了我国依法治国新阶段的四大目标。目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但依法治国的目标并未全部达成,实现政治文明的征程仍在路上,需要我们继续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克服法治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障碍。
11. 两个“百年目标”
【报告摘录】只要我们胸怀理想、坚定信念,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就一定能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一定能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专家解读】中央党校科社部教授青连斌认为,九年之后,也就是到建党百年时,中国应已实现“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建成覆盖城乡的基本养老保障体系,解决民众养老的后顾之忧;建成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解除人们的医疗担忧;建成覆盖城乡的最低生活保障体系,解决低收入者的生存危机。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社会发展研究室主任李爽认为,由于我国尚未进入工业现代化阶段,人均收入水平仍然较低,民生基础比较薄弱,因此民生水平尚处于解决基本生存的阶段。然而从长远看,到建国百年时,也就是本世纪中叶,与我国的经济发达程度相适应,民生水平至少也应达到中等偏上国家或比较发达国家的水准。建国百年的民生发展目标可以体现在三个方面:相关制度和标准实现全国统一;国家发展与人的发展相融相济;建立起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协同的公共服务供给机制。
12. 坚定“三个自信”
【报告摘录】全党要坚定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专家解读】中央党校教授、党史教研部副主任谢春涛认为,中国共产党首次提出“三个自信”,说明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更加深化。自信,来自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在实践中得到充分印证;自信,来自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实践中日趋丰富成熟;自信,来自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实践中不断健全完善。增强自信,同时保持自省,才能在世界发展大潮中站得更稳、走得更好。
十八大代表、南开大学党委书记薛进文认为,要从近现代历史的宏阔维度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从根本制度保障的战略高度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只有从这样的高度来认识我们的道路、理论和制度,并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推动各方面的创新,才能更好地坚定“三个自信”。
13. 实现“三个公平”
【报告摘录】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要在与全体人民共同奋斗、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
【专家解读】中央党校教授、党史教研部副主任谢春涛认为,目前我国处于矛盾多发期,在相当程度上是因为公平问题。虽然规则是一视同仁的,但在现实中有些人超越规则,而其他人则必须遵守规则。比如说“萝卜招聘”,规则是为特定的某个人或者特定的某些人制定的,这就是不公平。在这个时候提出“三个公平”,特别是强调规则公平,意义非常重大。可以相信,这种理念在正确地宣传、解读后,规则公平的观念会渐渐在社会中形成共识。
十八大代表、山西省忻州市委书记董洪运认为,实现“三个公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报告中出现二十多次“公平”一词表明,党将以更大的决心和努力,让公平理念更加深入人心,让百姓分享更多的发展成果。
14. 警惕“四个危险”
【报告摘录】新形势下,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是党巩固执政地位、实现执政使命必须解决好的重大课题。
【专家解读】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教授、科社教研部主任韩健鹏认为,“四大危险”是胡锦涛同志继去年七一讲话之后再次向全党发出的警示,并且首次写入党代会报告。“四大危险”准确概括了新形势下我们党执政面临的风险所在,意在告诫全党必须居安思危、勇于进取,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不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十八大代表、河南省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王保存认为,在世情、国情、党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的今天,要真正经受住“四个考验”、防止“四个危险”,党的建设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加重要、更加迫切。这要求我们必须不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确保党始终成为带领全国人民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坚强领导核心。
15.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报告摘录】必须更加自觉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专家解读】十八大代表、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朱之鑫认为,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的改革目标要求,使生态文明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一道,在奋斗目标上完整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要求。
十八大代表、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胡鞍钢认为,在现代化布局方面,报告创造性地提出了“五位一体”,大大丰富了“现代化”的理论体系。以往的提法主要是“经济现代化”,在十六大报告提的是“三位一体”(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到了十七大提出了“四位一体”(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这次进一步拓展到“五位一体”(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这个总体布局意味着中国进入21世纪后,正在向着从局部现代化到全面现代化、从不大协调的现代化到全面协调的现代化持续推进。
16. 培育核心价值观
【报告摘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专家解读】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施芝鸿认为,党的十八大报告用24个字提出了覆盖全国各方面意见、反映现阶段全国人民最大公约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述。这个表述是分别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进行的。从国家层面看,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从社会层面看,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从公民个人层面看,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十八大代表、西安交通大学校长郑南宁认为,这些关键词既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追求,又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精髓;既有精神层面的指导意义,又有落实在行动上的可行性,为引导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很好的方向。
17.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报告摘录】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专家解读】十八大代表、教育部部长、党组书记袁贵仁认为,十八大报告把教育放在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建设之首,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对优先发展教育的决心。
十八大代表、湖南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王柯敏认为,“人民满意的教育”绕不开几大关键词:教育优先,教育公平,素质教育,立德树人。十六大报告提出“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十八大报告则表述为“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教育的重要地位认识的升华。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就要着力构建促进和维护教育公平的保障体系与长效机制,要努力实现由起点公平、机会公平向过程公平、结果公平升华,着力破除阻碍教育公平发展的城乡二元结构和精英教育模式形成的学校分级二元机构。
18. 健全党内民主制度体系
【报告摘录】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健全党内民主制度体系,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
【专家解读】中央党校党建教研部副主任戴焰军教授认为,这些话之所以引起社会舆论的关注,首先是大家对发展党内民主很关注。其次,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社会民主的发展,是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从十三大提出以党内民主带动社会民主这个命题,到十六大、十七大,一直在不断地丰富这个命题。到今天,对执政党提出了更为艰巨的任务。以党内民主带动社会民主,其内容含义是非常丰富的。对于我们党的要求,就是积极发展党内民主,通过探索更多的经验,进而对社会民主起到示范带动作用。
十八大代表、江西南芳律师事务所主任廖泽方认为,国家民主的发展进程取决于党内民主的发展进程,党内民主的发展对国家民主的发展起着示范引领作用。扩大党内民主,可以带动人民当家做主。因此,必须在基层党组织中不断推进基层民主建设,通过对党内民主实践的不断探索和总结,逐步推进国家基层民主的法治建设。
19. 党代会代表提案制
【报告摘录】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提高工人、农民代表比例,落实和完善党的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试行乡镇党代会年会制。深化县(市、区)党代会常任制试点,实行党代会代表提案制。
【专家解读】中央党校党建教研部副主任戴焰军教授认为,近年来,为解决党代表被称为“举手代表”、“三天代表”的不足,许多地方推进了党代会常任制试点,创新了党代表工作室等形式,推进了党内民主。而十八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实行党代表提案制,是党代会常任制和党代表任期制的延伸和保障。这一制度创新,在党代会每五年举行一次的既定架构下,从一定程度上修补了党代表不能充分履行监督权和决策权的制度缺陷,丰富和发展了党内民主,意义深远。
十八大代表、电子科技大学党委书记王志强认为,提案制将是党代表履职行权的最广泛、最直接、最有效的工具之一,将激励党代表更加认真地履行职责,更加深入地调查研究,充分反映党员群众的利益诉求,从而提升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因为党代表反映党员的心声,而这些党员来自于基层,与群众有着密切的联系,更了解情况,能通过提案把群众的意见反映到决策中,更好地贯彻党委的意图。
20. 为人民健康服务
【报告摘录】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要坚持为人民健康服务的方向,坚持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中西医并重,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要求,重点推进医疗保障、医疗服务、公共卫生、药品供应、监管体制综合改革,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
【专家解读】卫生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直属机关党委书记陈啸宏认为,十八大报告提出,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客观性和重要性的基础上,又强调了能动性,表明对健康工作的认识有了新高度。而以“坚持为人民健康服务”作为加强卫生工作的方向性总要求,不仅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更揭示了卫生工作的灵魂。只有以“为人民健康服务”为导向,围绕“健康”二字做文章,才能真正把卫生工作做好,让人民群众满意。
十八大代表、中科院院士、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肾内科主任侯凡凡认为,十八大报告自始至终体现了“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十年来,国家非常关心医疗事业的发展,医改不断推进深化,到了十八大报告中,“从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高度,对下一步的医疗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有新的目标和部署。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http://dangjian.people.com.cn/n/2012/1207/c117092-19829460.html